泥枣难平湖中行

小道士走在路上,行人纷纷含笑向他、用崇拜的敬畏之心假以善意。
小道士很奇怪,因为他并非身着锦绣道袍,有的尽是三补草鞋。但他依旧是以笑还礼!
路愈行愈窄,行人越走越多。
这是一条归乡的路,小道士并非首次走,却已然五年未还。
学道之人,走是修身、行是修性,坐是悟道、立是悟心。小道士的师傅是如此教的,他亦是如此学的。于是虽有一颗盼归的心,纵有踏剑云天的术。他依然用走,来修养身性。
老师傅说他“身在道门,心在武林,性在儒学”,他一直没懂读。只是觉得“读道藏三千,行道路万里”,反而才更像是一个礼道之人。
对于道,他在三千道藏中并未读懂,或许世间无人可懂。于是修行之人,缅怀天下,却敬畏仙神。有通天彻地之能,却甘坐方寸圆蒲之中,只为有朝一日脱凡入圣,从此不敬仙神只拜天地。
可,这并不是小道士心中的道。他敬仙神而不畏,修道修的是一方“侠”道。
侠道,却并非是江湖之道。或者说是修“外侠内圣”更为合适。只是身在道中的他并非看得懂道中迷,哪怕是老道也都没看透……

乡,是小道士的家乡。在小道士的眼中也就是家乡二字而已。然而它却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:宭外古镇。
传说天帝兵争三界而得共主,七征宭外而不得入,一怒之下,浮尸三界。神魔人浮尸成山,名为“梁宕”。从此人间君王御不得梁宕以南万里沃土,如横梁宕石断截神州之滨,纵是有愚公之志却非天帝之威——囤尸化山荡怨开山。
宭外古镇,正是那梁宕山入神州之滨的第一道“天地之堑”。
宭外古镇之所出名,除了传说中是抵天帝七征之地,更为要紧的是——当地有一宗门,名为“正阳宗”,是神州之滨最为出名的一支道脉。正阳宗内不敬天地不敬神,一柄七星耀大地。
而在古镇七百里外有一山名叫甘霖山,山中有一道脉——甘霖门。甘霖门内亦是不敬仙神不拜天,脚踏龟蛇镇人间。正是花开两支,一脉之源的道门双教。传说正阳与甘霖同出一祖,天帝七征神州之滨时御敌于宭外古镇之外的帝上真武……
然,传说永远是众生们口授代传的谜。至少小道士在三千道藏中并没看到传说中的真相,反而只知阳霖殿上坐着的帝上曾为天帝座下的一方帝君。
小道士跟随老道去寻道的那年,镇上的人都不理解为什么小道士放着当地出名的阳霖两教不拜,反而跟着一个落魄的云游老道。而当年,阳霖两教正在协商二教并一……
小道士看着脚下路,想着往年的事。
“真期待见识一番二教并一的盛景,师傅常说‘竖子不与为谋’。不知是何意!”

路愈走愈窄,人越行越多!!!
小道士看着过往的行人,心头暗念“无量道劫”。无论是修行之人还是芸芸众生,只有迈过一道道劫数,方能现本心!一路北行,小道士并没有看见富饶之地、乡绅之民,有的尽是匆匆而行的白丁清贫,以及沿途果摊的菜色芸生。
掏出碎铜,小道士在路边的果摊蹲下,那老板是个上了年纪的妇人,见及有客,立马热情说道“仙长,请问要多少青枣?”
是的,只问多少不问果品。小道士心中了然,一眼望去——旦凡果摊只见青枣不见桃,三步一小摊五步一箩筐!小道士听及那声仙长,红晕染腮,不好意思的回道“大娘客气了,我只是一个未开化的猢狲小道士,谈不上是仙长。来三斤个头大多汁甘甜的枣!”说罢,把手中的碎铜塞进妇人的手,不经意间顺势问了“大娘,为何整条大路都只卖青枣?!!”
那妇人掂了下手中碎铜的分量,足足够一家子吃喝个来月,不禁眉开眼笑,整起枣来鼓足了劲。抬头回道“甘霖山的老神仙们说‘天降神果,食之百岁植之富饶’,俺也不晓得老神仙口中的意思,只是我家汉子说跟着种、听神仙们的话就中了!!”
小道士一听就乐了,不信仙神的甘霖门人说出这一套套的话来,准是唬人。于是便问是否富饶长寿。
果然那妇人听罢一脸愁容:“头年还好,甘霖山下的大伙都攒了不少钱。塾子的夫子们看了也都觉得好……后来那树越种越多、碎铜却越攒越少!!”
人力有时尽,欲念无穷界。“无量道劫!!”小道士轻念道语,眉海却是皱如万般丘壑。这是一个“度”的问题,山作枣树枣做泥,千青硕果不见红……孽啊!
“仙长,你这是要走哪?”就在小道士心头思绪万千的时候,妇人整好摊子,担起担儿问道。
“宭外村”
“宭外镇啊,跟俺同路,能跟仙长一起回镇么?”
“当然可以,正好有个路上的聊伴。只是这正日上三杆,大娘便要回镇?!!”
“不碍事,今天仙长赐福。往日摆上十天半月也不见能摸一摸碎铜。”妇人憨厚的回道。
“那……一起吧”小道士刚想问‘那为何天天摆,不换点别的生计。’突然懂了,也就临时换口。做了不一定有所得,不做就一定无所为!
妇人是个无话不谈的人,难得见到外乡人,又是一云游道士。嗓子就开了,有啥唠啥,一路上小道士倒是知道不少他离乡之后的变化。
江河湖海,是道;舟桥,是寻道的路。
小道士一直认为一切存在即有理。然而却看不透眼前的这湖、这桥。在他的记忆中,这是一片水天相接的天然钴蓝湖,来往只靠一叶扁舟。
可眼前的湖与桥让他迷失在道藏中……一片天然的湖像是被利刀割成了支离破碎,一条条桥甚至可以说是路,通向这方圆部落。活脱脱像是一座——人为的八卦图!!!
小道士看不懂也悟不透,只好沉默而行。
两人如此复走了数十里,竟又遇“一座人为的道藏图”……
湖面上,八座铁索桥横七竖八地飘浮,纵横交错的将整片湖泊平等为九分。
巽四离九坤二
震三中五兑七
艮八坎一乾六
湖中央一座铜铸的滔天巨兽托书而立,似龙非龙似马非马。
这,分明就是……
正在小道士过桥时,脑后先是传来了一声“扑通”接着是一声厉声“俺的果儿啊……”小道赶紧回头一看,旦见妇人的担子掉落湖中,妇人失魂落魄的念叨“果儿没了、碎铜也没了,这日子可怎么活啊!”
小道士迅速的放下身上的行李,脱下破旧的道袍便要下湖,却不曾想妇人的手突然拉住小道士的脚“这是命,俺不能让仙长也跟着送命!这湖很深,以前的湖有多少水,现在的湖就有多少水……”湖小了水却没少,那只能说湖深了!小道士自然明白这个道理,只是他不懂,一开始就不懂为何两片湖如此古怪。就算是镇上的人不懂“深水必妖”的道理,部落的宗老也懂,就算部落的宗老不知,两教的修行之人也知!
好在妇人也没打算让小道士疑惑太久……失心疯一般的碎碎念:
“五年前,二教并一的前一天晚上。甘霖山最老的老神仙跟正阳殿最德高望重的老神仙突然同时仙逝。听宗老说甘霖山的老神仙是死在什么七星拱月之下、正阳殿的老神仙死在那啥龟蛇玄法……于是两教的仙长们互相指责对方,并且大打出手。他们斗了三年不见分晓,便各自从门教古笈中找到一套阵法,这座是正阳宗的仙长们摆出来的,先前那座是甘霖门的老神仙们布下来的……可,他们为何要把俺们赖以生计、世代生活的小镇弄到这样的……”
妇人没有说完,但小道士听明白了她接下来所要表达的意思。
最老的老神仙自然是两教掌教,难怪这两座道藏图,一座呈八卦诛仙之威,一座呈九宫挟星之势……想来是到了道消教灭的地步,才出此自毁道根的上古奇阵了!
或许,这正是老道让小道士下山还乡的意思吧,也或许是无独有偶的神来一笔……但小道士并不知道这其中的缘由。因为在他下山的时候,老道说过“不忘初心,方能本我”。
既然不忘初心,那么便是侠;何为本我,就是浩然正气的本性!
小道士并没有理会妇人的失神落魄,掐动指诀,妇人还未回过神来出现在眼前的担子,小道士却已经消失在身前。松开空洞洞的手,妇人抬头望去:
旦见青冥之下,有一青衣道人御剑而去,那方向正是——宭外古镇!!
“原来真是仙长!!!”

[(完)20160229]]

文末:
《泥枣难平湖中行》青枣跟湖是两个深意,小道士口中的“无量道劫”也是一个深意,不曾出现的师傅——老道的话更是数个深意,开头行人的假以善意也是深意,妇人开始的“仙长”算是有深意,最后的那句“原来真是仙长”还是有深意。
这个故事线很短,就是一个云游在外的小道士回家。然后中间夹杂了:道、俗、侠、儒。我自认是文笔一般,更重要的是我几乎不写小说,文字沉淀就更差强人意。笔锋不够,有点是茶余饭后的笑资之文。
于文字,更需自勉!

[楚书业·闽·凌晨(20160301)]]

EOF
© 本文由 楚书业 原创. 未经授权禁止匿名转载;禁止商业使用;禁止个人使用.

依据《网络安全法》规定,暂不提供评论功能!